这还是“正手最好、有正手底子”的孙颖莎,经过调整后还能找回来,如果换作其她正手能力本就一般的选手,在这种险境下还能扳回来吗?
4月20日的澳门冠军赛赛场,中国女乒的4场比赛,有3场打得很险,让人看得心惊肉跳。
(资料图片)
这3场为:
钱天一3:1申裕斌,王艺迪3:2迪亚兹,孙颖莎3:2韩莹~即使王曼昱3:0战胜刘杨子这场,也让人捏着一把汗。
这几场比赛之所以打得困难,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:
正手问题。
因为正手不够强,杀板不多,导致终结能力不足,只能靠反手硬抗打相持,所以比赛就会打得很胶着、很累,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掉链子。
就像:
1)钱天一对阵申裕斌这场,情况就是如此。
前两局与对方拼正手拼不过,偏慢偏软,一直被对方压着打,在大比分0:1落后的情况下,第二局又被打成6:10,形势非常紧张。
没办法,钱天一最后只能改回自己擅长的反手,把快变打出来,让申裕斌跟不上节奏,才逐渐挽回了局势,3:1逆转取胜。
这场比赛,从第二局末端全改用反手开始,钱天一就已经板板发力、开始搏杀了。
其实,这样打很有风险,像伊藤美诚一样,搞不好就会失误过多,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形势岌岌可危,再保守不行了。
但好在是,钱天一手风不错,搏杀很顺利。
但说实话:
反手打正手还是很吃力的,这也就是对阵速度偏慢的申裕斌这样的小将,如果遇上其她正手更强更稳定的选手,全靠反手这样打就很吃力,结果如何就不好讲~没有正手还是不行。
2)王艺迪对阵迪亚兹,情况也是这样。
正手不太强,全靠反手硬抗,而对方的反手能力并不比你弱,并且正手也很硬,这样,王艺迪打起来就很吃力~没有正手、没有杀板,全靠相持来比拼板数,这样打能不累吗?
说实话:
这场比赛也是够险的~王艺迪前3局已经大比分1:2落后,第4局又被打了个3:6,局面非常吃紧,让人有点不敢看。
好在是:
虽然没有杀板,但我们的综合能力还是强于对方,最后关头还是能凭借这点厚度堪堪取胜,也真是不容易。
连王艺迪赛后都是心有余悸,说后两局能扛下了不容易。
3)孙颖莎对阵削球将韩莹这场,基本也是这样。
打削球最考验什么?
当然是正手能力~正手不够强,杀伤力不足的,很难打好削球。
在我们中国女乒中,孙颖莎的正手能力算是最好的了,无论杀伤力和稳定性都不错,所以她出道时就凭此获得了“暴力莎”的美誉。
也就是说:
正手是孙颖莎最大最有威胁的武器,按理说,打削球应该是没问题的。
可是,对韩莹这场,孙颖莎却打得险之又险:
上来就是大比分0:2落后、失误频频、咋打咋没有,局面甚至比王艺迪和钱天一更紧张,可以说是命悬一线、令人窒息、有点不敢看。
那么,为什么正手最好的孙颖莎,面对她曾经的手下败将,这次却打得这么艰难呢?
无他,还是“正手”原因而已。
因为:
平时用反手太多,正手已经有点生疏了,现在再捡起来就不太习惯,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。
不过,孙颖莎这个“重新适应”的代价有点大,一直用了整整两局,才把正手的感觉又找回来,再晚一点可能就来不及了。
所以说:
正手啊正手,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女乒一个“短板和软肋”了,被人家盯住往死里打。
相反,如果正手杀伤力强呢,就不至于打得这么艰难。
并且,我们包括从主将到小将基本都是如此。
你看:
我们的女乒主将,正手打得好的有几个?
我们的女乒小将,正手打得好的又有几个?
基本都是清一色的“反手将”~而用“反手打正手”有多难!
现在的世界女子乒坛,中国女乒与其她外协选手的一个对比趋势就是:
1)论反手能力,人家越来越不比你弱;
2)论正手能力,人家甚至越来越比你强;
3)另外,人家再加上一些“偏门功夫”,比如:高抛、砍式、削球、长胶等~这样叠加起来,说不定就能与你抗衡,让你很难受。
4)因为,我们在这些方面改进得太少:
正手没有多大提高,发球没有多少变化~当然了,发球不好、接发球也就好不到哪里去,这是一个相辅相乘的问题。
这样,就导致我们越来越难打,只能凭借“综合实力”来与对手抗衡了~目前我们主力的厚度还可以。
但是,问题来了:
从目前来看,我们的主力们厚度还可以,凭综合能力还能战胜对手。
可到我们的下一代小将呢,综合能力与对手相差无几,正手能力又不足、硬实力不太够,到时怎么与张本美和、汉娜·高达、考夫曼等这些正手凶猛的小将们抗衡?
所以说,作为普通球迷,一直不太明白,在全世界女乒都在加强正手能力的情况下,我们为何“按兵不动”?
这样:
昨日的比赛打得很险,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“正手危机”,而今晚19:00,陈梦与早田希娜之间的第二场强强对话,在关键时刻,考验的可能还是正手的终结能力。
希望陈梦好好加油!其她选手也一起加油!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