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热点 > >> 正文

【环球新视野】穿越3800公里的铁路梦

时间:2023-04-26 17:23:04   来源:央广网

“把发电机再向前推一下,这样咱们的操作范围会增大,方便打磨作业。”4月26日,黑龙江省同江市这个铁路编组场内,繁忙嘈杂的人群中,线路班长万广锋和徒弟苗源峰交流的声音格外洪亮。随着同江铁路特大桥的开通,过货量日益增加,铁路编组场的线路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量也随之倍增。

今年29岁的万广锋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一个偏远山区,父母是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民,他从小就深刻体会到交通不便对经济的影响。“2015年我第一次坐上火车时的喜悦心情,一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回忆,当时就盼着铁路早一点修到我家乡。”万广锋神采飞扬地描述着,自己首次与火车之间的故事。

从此,能够从事铁路工作成了万广锋人生的努力方向。2015年高中毕业后,他果断地放弃了本科学校,选择了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,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。“2018年毕业我选择了走出家乡庆阳的大山沟,来到了离家3800公里外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。”同年,万广锋目睹了哈佳铁路的开通,当他亲身体验了动车组的快捷舒适后,更加坚定了为铁路发展付出青春和力量的信心。


(资料图)

万广锋正在检查铁轨(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)

分配到佳木斯工务段富锦线路车间后,万广锋别提有多高兴了,可是当他看到工具库里一排排的工具时,只认识锹和镐的他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。“我的师傅是邢敏超,他对我的职业生涯帮助最大。师傅1969年生人,年龄如同我的父辈,业务能力强,2006年就当了班长,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,‘今日事今日毕’是他的原则。”万广锋与徒弟苗源峰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师徒情。

短短几年间,万广锋得到了师傅的精心传授,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万广锋的不断努力下,他从“小白”成长为了一名技术“精英”,现场作业用到的各种工具都玩得转,平时他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习理论知识,作业中不断认真向其他老师傅们学习经验,理论结合现场实践,万广锋迅速成长为了车间业务骨干,也得到了车间的认可。“我师傅邢敏超,他在生活上对我的关爱就像一位慈父,在工作中对我的要求又是一名严师,就这样我养成了标准化作业的习惯。”万广锋总是对帮助过自己的师傅念念不忘。

2022年11月,同江线路车间成立,万广锋自愿报名,来到这个祖国的铁路边陲线路车间,这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,铁路线路既有我国的1435毫米标准轨距,又有俄罗斯铁路1520毫米的轨距,这让万广锋更加开拓了视野。
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同江线路车间是佳木斯工务段最年轻的线路车间,一线作业人员大多是二十三四岁,万广锋看到这些青年人,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,现在他已经成长为班长。“我也要像当年师傅对我一样,在生活和工作上,无微不至的关照这些年轻人,传道授业,答疑解惑,同时在生活上还要做他们的‘好大哥’。”

万广锋维修机械设备(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)

万广锋是个爱琢磨的“手艺人”,大伙轮休回家期间,他就一头扎进车间机具库,自己动手维修一些机械设备。“咱们车间偏远,专业人员来现场维修机会少,也不方便,有些小毛病自己能修好的,就不麻烦别人了。”现在,每逢万广锋遇到棘手的难题,第一时间也会向自己的师傅寻求帮助,师傅都耐心地解答,帮着分析原因,难题都能得到解决。

“我还要把学到的维修技术传给徒弟,让他也掌握这门好手艺。”万广锋的闲暇时光,永远这样充实。 2022年春节,万广锋得知家乡开通了西银高铁,就特意选择乘坐火车回家探亲,黑龙江省同江市距离甘肃省庆阳市3800公里,他为了实现自己的“铁路梦”一路前进着。自从西银高铁开通后,万广锋回家的时间大大缩短,体验了舒适快捷的动车组列车,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他说,“能成为铁路边陲的一名线路工,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光发热,我很自豪,当旅客们乘坐列车通过我维修的线路时,能够感受到平稳和舒适是我最大的愿望。”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华夏游戏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